拉刀的用途和分類
作者:來源:日期:2018-11-22 11:03:41人氣:3430
按拉刀構造不同,可分為整體式與組合式兩類。整體式主要用于中、小型尺寸的高速鋼拉刀;組合式主要用于大尺寸拉刀和硬質合金拉刀,這樣不僅可以節省貴重的刀具材料,而且當拉刀刀齒磨損或破損后,能夠更換,延長整個拉刀的使用壽命。
1.1.1 拉削特點
⑴ 生產效率高 拉削時刀具同時工作齒數多,切削刃總長厚大,拉刀刀齒又分為力粗切齒、精切齒和校準齒,一次行程便能夠完成粗、精加工,尤其是加工形狀特殊的內外表面時,更能顯示拉削的有點。
⑵ 加工精度與表面質量高 一般拉削速度vc=2m/min~8m/min,拉削平穩,切削層厚度很?。ㄒ话憔旋X的切削層厚度為0.005mm~0.015mm),因此拉削精度可以達到IT7級~IT8級,表面粗糙度Ra值可達2.5μm~0.8μm,甚至可達0.2μm。
⑶ 拉刀耐用度高 由于拉削速度慢,切削溫度低,且每個刀齒在工作行程中只切削一次,刀具磨損慢,因此拉刀的耐用度高。
⑷ 拉床結構簡單 由于拉削一般只有主運動,無進給運動,因此,拉床結構簡單,操作容易。
⑸ 切削條件差 拉削屬于封閉式切削,切削困難,因此,在設計和使用時必須保證拉刀切削齒間有足夠的容屑空間。拉刀工作時拉削力以幾萬年至幾十萬年計,任何切削方法均無如此大的切削力,設計時必須考慮。
⑹ 加工范圍廣 可拉削各種形狀的通孔和外表面,但拉刀的設計、制造復雜,價格昂貴,不適合單件小批量生產。
1.1.2 拉削的種類
拉刀的種類很多,可按不同方法分類。按拉刀的結構可分為整體拉刀和組合拉刀。前者主要用于中小型高速鋼拉刀,后者用于大尺寸和硬質合金拉刀,這樣可節省貴重的刀具材料和便于更換不能繼續工作的刀齒。按加工表面可分為內拉刀和外拉刀,按受力方式又可分為拉刀和推刀。
⑴ 內拉刀 內拉刀用于加工內表面,內拉刀加工工件的預制孔通常呈圓形,經各齒拉削,逐漸加工出所需內表面形狀。鍵槽拉刀拉削時,為保證鍵槽在孔中位置的 精度,將工件套在導向心軸上定位,拉刀與心軸槽配合并在槽中移動。槽底面上可放墊片,用于調節所位鍵槽深度和補償拉刀重磨后刀齒高度的變化量。
⑵ 外拉刀 外拉刀用于加工工件外表面。大部分外拉刀采用組合式結構,其刀體結構主要取決于拉床形式,為便于刀齒的制造,一般做成長度不大的刀塊。為了提高生產效率,也可以采用拉刀固定不動,被加工工件裝在鏈式傳動帶的隨行夾具上作連續運動而進行拉削。生產中有時還采用回轉拉刀。
⑶ 推刀 拉刀一般是在拉應力狀態下工作,如在壓應力狀態下工作則被稱為推刀 。為避免推刀在工作中彎曲,推刀齒數一般較少,長度也較短(其長度與直徑比一般不超過12~15)。主要用于加工余量較小,或者校正經熱處理(硬度小于45HRC)后工件的變形和孔縮。
1.2 拉刀的結構組成
1.2.1 拉刀的組成部分 拉刀的種類雖然多,刀齒形狀各異,結構也各不相同,但它們的組成部分仍有共同之處,在此以圓孔拉刀為例加以說明。
⑴ 柄部 由拉床的夾頭夾住,傳遞拉力,帶動拉刀運動。
⑵ 頸部 用來連接柄部與其后各部分,便于柄部穿過拉床的擋壁,其長度與機床結構有關,也是打標記的地方。
⑶ 過渡錐 引導拉刀逐漸進入工件孔中,并起對準中心的作用。
⑷ 前導部 前導部用于導向、防止拉刀進入工件孔后發生偏斜,并可檢查拉前預制孔尺寸是否符合要求。
⑸ 切削部 擔負
熱門新聞